您好,欢迎来到红薯交易所!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中心 >> 行业快报 >> 西南大学研究员:让甘薯新品种走出实验室

西南大学研究员:让甘薯新品种走出实验室

来源:时间:2018/11/21 15:13:57打印收藏

  实验田里油亮亮的叶子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,叶子的根茎深埋土地,结出紫红色的硕果——这就是在重庆市忠县石黄镇双龙村常见的甘薯,傅玉凡及其团队正查看新品种的生长情况,这也是傅玉凡今年第八次来到这里。

  傅玉凡是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、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种栽培研究室主任、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。记者了解到,他有一手活,那就是仅凭一把小刀就能判断甘薯的水分含量。

  “在薯块底下机械地切一下,通过机械阻力的大小和声音的清脆程度,就可以初步判断它水分含量的多少。”傅玉凡告诉记者。此时,刀已切下一块甘薯,“水分含量在75%左右”。

  “忠薯1号”获得企业青睐

  傅玉凡及其团队查看的新品种是在今年“金悦杯”甘薯擂台赛上拔得头筹的“忠薯1号”。傅玉凡向记者介绍,1991年,他毕业后便从事甘薯育种栽培研究,但那时的甘薯育种目标较为单一,只注重产量,兼顾淀粉含量,加工适应性有限,难以市场化。

  从2006年开始,傅玉凡及其团队开始培育“忠薯1号”。由于甘薯是喜光、喜温的短日照作物,西南大学在海南设有繁育基地,用于起步阶段的作物筛选。“一般情况,一个新品种要经过长达8~9年的时间,才会终确定是否进行后续的长期培育。”傅玉凡说。

  上万次的亲本组配、授粉杂交和数千次的淘汰筛选,才有可能育成理想品种,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傅玉凡知道。但在他看来,“我就是在做我该做的事而已,只有不断地锤炼,才能有机会获得质的突破”。

  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据介绍,“忠薯1号”甘薯新品种圆润饱满又光滑,卖相好。此外,它口感,适宜不断扩大鲜食市场以外,还可加工成淀粉、粉丝。2017年,“忠薯1号”甘薯新品种得到了企业青睐和品种购买独占使用。

  据悉,“忠薯1号”代表了一种行业内的新趋势,那就是跳出一味调作物产量的“怪圈”,瞄准作物的市场效益,把注意力放到良种的加工、药理、植保等多学科合作、优化提质研究上,从而推动企业全薯利用产业的发展、竞争力的提高和效益的稳步增加,再由企业带动相关薯农,通过订单农业,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。

  “双向互动”助力产业发展

  “傅老师经常来看甘薯。”彭水县石龙村的农民们都认识他。“研究出来的成果不是拿来‘自娱自乐’的,要应用到加工生产当中去。”傅玉凡说。傅玉凡十分重视甘薯的后续加工和推广工作。重庆仁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我们从开始什么都不懂,到现在能做得比较好,都是傅老师及其团队一点点带出来的”。这些年,傅玉凡在甘薯研究成果转化方面下足了功夫、花费了大量心血。他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他们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——“双向互动”。

  傅玉凡介绍,一方面要接触种植、加工和市场一线,调研一线需要什么,防止研究和市场需求脱节;另一方面要常和区县农技部门做朋友,向他们推介和培训,让他们知道有哪些新成果、新技术,在当地的种植大户有技术指导需求和业主有发展甘薯产业意向时,能通过农技部门这个“中转站”,及时找到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他们开展有效的服务。

  正是这种双向互动机制,目前西南大学成为重庆乃至周边四川、贵州等地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源泉。傅玉凡给记者看了一张图,上面显示的是,重庆大多数县都分布有与研究中心合作的甘薯加工企业。“每个地区的生产加工各有侧重,其生产出来的衍生产品已在重庆及周边地区大量推广应用。”傅玉凡说。

  据悉,仅彭水县一处,一年就可加工鲜甘薯近20万斤,产值突破5.5亿元。农产品产量的提升,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,使农民和企业得到了实惠。

相关资讯

发表评论

已有0条评论,共1160人参与,点击查看>>
评论内容:
验 证 码: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,不区分大小写

热点资讯

  1. 王春阁:“女红薯状元”的传奇故事
  2. 蔡志雄:硕士生网上卖红薯日销售破5万斤
  3. 岭里村今年番薯普遍丰收
  4. 杨国胜:种植红薯新品种卖得好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 © 中国杨凌农交所,All Rights Reserved